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、社会的稳定、家庭的福祉。
线上线下共举办1.5万场招聘会,发动58.8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需求935万人次,参与求职的毕业生953.2万人次,同比增长23.4%。
这组数据,是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决策部署,扎实开展“职引未来”-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。
精准对接,有的放矢拿出实招
“人社部门组织的专场招聘会满足了我们的需求,同时在我们和高校间搭建了沟通平台,为后续招聘开辟了稳定渠道。”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群人力资源部主管岳子玮告诉记者,通过大中城市联合招聘,公司招到一线技术人员150余人。
聚焦就业需求量大、市场紧缺、专业壁垒较高的行业,人社部门推出了新能源材料、先进制造业、影视等行业招聘专场,促进供需双方高效精准对接。同时,结合各地产业特点,将专业化、精准化、小型化、定制式的现场招聘会开进高校、社区、街道和园区,频次密集、形式灵活多样,在不同时空节点开展就业服务。
各地也纷纷锚定重点拿出实招。有的举办专场招聘,为优质企业招贤纳才搭平台,如浙江东阳举办影视人才招聘,100多家知名影视企业吸引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、上海电影学院等高校的2300多名毕业生,当天初步对接成功率近50%。有的安排求职者走进企业直接体验工作环境,减少就业选择盲区,如黑龙江大庆特邀相关专业的110名外地应届毕业生到大庆大宇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地参观考察,近半数毕业生当场达成就业意向,实现供需“双向奔赴”。有的注重“一人一策”“一企一策”,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梳理企业紧缺人才清单,对比毕业生实名台账清单,组织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与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,推荐上岗,促进人岗精准匹配。
协作联动,汇聚资源效益倍增
北京以“多城百企汇聚京城延揽人才,莘莘学子建功立业志在四方”为主题,向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发出邀请函,天津、河北、江苏等7省8市携多家企业来京参会,共提供7000余个工作岗位,共促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就业。
江苏省人社部门联合民政部门、盐城市人民政府,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,集聚岗位信息,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岗位。
区域与区域携手、部门与部门联动,是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的优势之一。联动看似加法,实则有指数效应。
人社部门把重点放在高校集中、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城市及长江经济带,邀请兄弟省市携用人单位组团参会,尤其是邀请长江经济带企业及部分中西部用人城市,举办或综合、或专业的招聘活动,供需双赢效果倍增。
“今年,我们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,中智集团、智联招聘、淘工作等一大批市场主体参与到活动当中,汇聚各路资源、发挥各自优势,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元化、精细化的就业服务。”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还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与“百城万企”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秋季系列活动进行联动,在活动主会场开设了“百城万企”招聘线上专区,不断畅通人才流动。
线上线下,创新方式新颖亲民
“老总亲自带岗直播,可见对人才的足够重视。”
“必须是酒店管理相关专业才行吗?”
“直播结束后,我们会对线上求职者简历进行筛选,符合条件的会很快收到面试通知。”
…………
在11月17日举办的“职引未来”-湖南省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直播带岗活动中,优质的招聘岗位、新颖的企业宣传,引得直播间人气旺盛、互动频频。
这是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线上活动的一个缩影。“为助力中小城市吸引人才,我们策划了系列直播带岗活动,通过‘城市发展环境+人才新政+优质岗位’充分展示中小城市魅力。”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,系列活动在甘肃及辽宁沈阳、河南平顶山、安徽宣城等地办了10场,吸引66.6万人次在线观看。
纵观大中城市联合招聘,各类新媒体平台各领风骚。各种视频双选会、企业云宣讲、直播带岗等,形成一道道亮丽风景。
线上招聘缤纷多彩,线下服务亦是多元创新,“校门口”就业服务站、社区就业服务点、人才夜市等,形式新颖亲民,服务更加贴心。
湖南长沙“校聘小屋”进驻14所院校,毕业生可快速获取岗位信息、在线面试、AI职业心理测试,以及预约申请远程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。
上海在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嵌入社区就业服务站点,提供就业需求排摸、就业岗位筹集等6项核心功能,及时掌握服务对象的就业动态,及时提供岗位信息,及时协助服务对象办理就业事项。
广西南宁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夜生活场景与求职招聘活动相结合,打造“夜市经济+人才招聘+创意市集+政策宣传”一体化公共就业推进模式,一改服务老面孔。
年末冬寒时,年尽春早知。各地人社部门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态度,抓紧今年最后时间,努力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添砖加瓦。